專業觀點 x 實證分享|營養師帶你了解「菌叢健康」如何守護腎功能!
隨著腎病照護與腸道健康的議題受到重視,本次由華信國際醫藥與好食課共同舉辦的《腸道益生菌與腎病照護論壇》,邀請多位專業營養師分享臨床經驗與研究觀察,針對「腸腎軸」理論、腸道菌相對尿毒素與腎功能的影響,以及具臨床研究佐證的特定益生菌菌株,進行深入討論。
2025年7月,由華信國際醫藥與好食課共同主辦的《腸道益生菌與腎病照護論壇》,邀請多位第一線營養師現身分享,深入探討腸腎軸理論、益生菌實證研究與臨床飲食建議。
我們特別彙整營養師的精彩觀點,幫助大家建立正確保健觀念👇
👩⚕️ 紫米營養師:營養支持,是延緩腎病惡化的關鍵力量!
身為臨床營養師,紫米提到自己最常遇到的狀況就是:
病患總在病程後期才開始重視飲食與營養。
「You are what you eat」這句話在臨床實務中不斷被驗證,尤其在面對長期慢性病的照護時更為明顯。紫米營養師指出,台灣腎病患者高達 250 萬人,長期營養不均加上飲食限制,易使腸道菌相失衡、尿毒素(如吲哚)生成增加,導致病情惡化。
透過論壇分享,她特別提到四株具有臨床研究支持的益生菌菌株,對於腎病患者具有潛在益處:
-
⒈嗜酸乳桿菌 L.acidophilus acidophilus TYCA06
-
⒉長雙歧桿菌嬰兒亞種 B.longum subsp. infantis BLI-02
-
⒊兩歧雙歧桿菌 B.bifidum VDD088
-
⒋植物乳桿菌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LPL28
這些菌株被證實具備降低腎毒素生成、延緩腎病變的潛力,對改善生活品質及支持治療有輔助性幫助。
透過飲食+益生菌的雙向管理,病友們能更有信心地維持生活品質。
👩🏻⚕️ 芝士安營養師:菌叢健康,是慢性代謝失衡的第一道防線!
芝士安營養師從代謝失衡與慢性問題切入,提醒現代人不良飲食習慣(如高鈉、低水、加工食品等)對菌叢平衡造成衝擊,長期會導致代謝下降、體力疲憊、消化異常等狀況。
現代人常見的慢性問題:
-
水分不足
-
高鈉高糖飲食
-
加工食品過多
-
蛋白質攝取過量
-
過量酒精攝取
消化道菌相與全身代謝息息相關,調整菌叢有助於恢復正常排解與能量循環。專利益生菌能促進新陳代謝、維持菌相穩定,是面對現代人健康失衡的重要輔助。
👩⚕️ 安緹兒營養師:從「懂糖」到「懂腎」,我們可以更早開始預防
身兼糖尿病衛教師與腎臟專科營養師,安緹兒分享最常見的案例就是:
血糖控制不佳 → 腎功能惡化 → 一步步走向透析
她提醒,當出現蛋白尿、肌酐上升等指標時,就應積極管理飲食與腸道環境。
論壇中讓她印象最深刻的,是腸道菌叢與腎功能之間的關聯研究——
患者菌叢多樣性下降,會導致尿毒素升高,並與腎絲球過濾率(GFR)呈負相關。
她認為,從營養端介入,除了傳統的飲食控制,也應納入腸道健康的照護,尤其是這四株具臨床支持的菌株:
-
嗜酸乳桿菌 L. acidophilus TYCA06
-
長雙歧桿菌嬰兒亞種 B. longum subsp. infantis BLI-02
-
兩歧雙歧桿菌 B. bifidum VDD088
-
植物乳桿菌 L. plantarum LPL28
論壇中介紹的四株益生菌菌株,均通過醫學中心人體臨床驗證,能有效降低尿毒素、延緩腎功能惡化,對於慢性腎病管理提供實質幫助。
👩⚕️ Lily營養師:親蛋白尿毒素最難解?從腸道著手才有機會!
Lily營養師則從「蛋白質代謝」角度切入,說明了腎病患最大痛點之一——親蛋白尿毒素。
這類毒素源自於腸道壞菌與蛋白質交互代謝產生,極難代謝清除,而腎臟病患者因飲食限制,腸道菌叢原本就易失衡,使問題惡化。
她認為,益生菌的選擇應「有依據、有標示、有研究」,建議消費者可從以下五個標準挑選:
1️⃣ 指定菌株明確標示(如 TYCA06、BLI-02 等)
2️⃣ 標示鈉、磷、鉀含量
3️⃣ 有標明每份菌數(如CFU數量)
4️⃣ 具備人體臨床實證佐證
5️⃣ 使用包埋技術提升菌株存活率
⚠️ 最重要的是,益生菌只能輔助,不能取代正規治療。她也呼籲民眾勿輕信廣告誇大療效。
👩⚕️ 郁靖營養師:磷鉀友善的益生菌選擇 !
在臨床照護經驗中,許多腎臟病個案因需嚴格限制蛋白質、磷與鉀的攝取,在補充益生菌時面臨更高的挑戰。這些患者為了維持消化道機能、促進排便順暢,往往會尋求益生菌輔助,但市面上許多產品因為添加物過多,反而不適合此類族群。
郁靖營養師於腸腎論壇中指出,腎臟病照護應從「配方設計」與「菌株選擇」兩方面同時著手。若益生菌產品能標示清楚的鈉、磷、鉀含量,並選用具有臨床研究支持的專利益菌,對於蛋白質與磷鉀需限制的患者族群將更具幫助。
她特別分享:透過補充含有複方植物萃取與特定菌株(如芹菜、橄欖葉、杜仲葉、酵母β-葡聚糖、束絲藻、松樹皮、鳳梨萃取等)的菌株配方,有助於平衡腸道菌相、提升代謝功能,協助病患打造穩定的保健基礎,減少後續併發症的可能性。
郁靖營養師強調:「健康時應懂得預防保健;當身體出現警訊,更需要謹慎選擇適合的輔助方式,才能真正讓保健成為支撐健康的力量。」
📍結語:從腸到腎,讓「飲食」與「菌叢」一同守護你的健康!
這次論壇強調的不只是學術研究,更希望透過營養師的經驗,讓大家知道:
-
✅ 腸道菌叢會影響腎臟毒素產生
-
✅ 合理補充特定菌株,有助延緩腎功能惡化
-
✅ 飲食調整、定期檢查與正確觀念缺一不可!
🧬 更多營養師觀點與未來內容,敬請持續鎖定【華信國際醫藥】臉書及官網!
📩 歡迎加入【官方LINE】領取《腸腎照護飲食小手冊》
👉 https://lin.ee/9eKUZRTB